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杜苏敏
最新获批上市并进入医保的新冠口服药“民得维”,其代工企业又增一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月8日,四环医药(0460.HK)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吉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下称“吉林四环”)与上海旺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旺实生物”)就新冠口服药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产品代号:VV116/JT001,商品名:民得维®)的生产供应达成合作协议。
时代周报记者查询发现,关于吉林四环的公开资料并不多。天眼查数据显示,吉林四环成立于2007年,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是一家以从事医药制造业为主的企业,公司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吉林四环的注册资本6250万元,实缴资本5000万。
公告称,吉林四环将作为受托生产方,配合旺实生物开展产品的工艺优化、质量方法转移、中试放大、工艺验证等技术转移落产及委托生产注册审批工作。同时,吉林四环作为旺实生物主要委托生产合作方,将充分发挥优势以提供高效、稳定、高产能的市场供应及支持服务。
民得维是君实生物(688180.SH;01877.HK)下属控股子公司旺实生物申报的1类创新药,于1月28日经囯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上市,该药被批准用于治疗轻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成年患者。在获批上市后的第六天,四川医保局官网公示了民得维的首发价格,为795元/盒(36片/瓶,1瓶/盒)。
图片来源:旺实生物
截至目前,民得维的受托生产企业共计4家,除吉林四环外,还有海正药业(600267.SH)、华海药业(600521.SH)和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8日,就代工生产企业的具体名单、选择标准等问题,君实生物方面回应时代周报记者称,具体以公告为准。
当前,国产新冠药产能仍处于爬坡阶段。2月2日,“科创上海”发布的消息显示,“民得维的制剂主要由上海迪赛诺公司生产,年产能为2亿片,年产潜能可达4亿片”。
就民得维的生产进展及渠道铺设情况,君实生物方面回复称,已就产能提前做好了布局和规划,相关药品在获批后立即投产,经过逐步爬坡后相信可以满足全国需求。后续也将根据疫情发展进行预判并对产能进行动态安排。“我们将加速各项事务,争取在1个月内实现发货及落地销售,以期尽早让药品来到患者手中。我们将努力提高药物的可及性,本着对患者生命安全负责的原则,在政策法规范围内寻求最大程度地为患者用药提供便利。”
另一款与民得维同日获批的、来自先声药业的新冠口服药先诺欣此前也表示将立即投产,在上市初期产能爬坡阶段,将优先配送到最需要的地区和医疗机构,后续将积极扩大产能。2022年12月,江苏省药监局曾在新冠治疗药物先诺欣的研究进展专题调度会表示,预计最快于2023年2月上市。
至于先诺欣的生产,先声药业曾于2022年披露,先声药业抗新冠药物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建成并投产,首期规划中可生产抗新冠口服药物原料药年产100吨,供应至少2000万人份抗新冠口服药物。
海正药业曾与辉瑞合作
四家代工企业中,海正药业是最早与君实生物方面签订委托生产合作协议的企业,彼时,民得维的称谓还是VV116,外界对于其能否在国内上市仍抱着犹疑的态度。
2022年5月20日,海正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君实生物控股子公司旺实生物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及《委托生产框架协议》。其中,《委托生产框架协议》涉及的VV116产品,海正药业不享有其所有权,仅为受托生产企业,具体数量、价格、特殊要求等将基于委托生产框架协议另行签署商务合同,最终合同的签署及签署时间均存在不确定性,且相关生产线尚需办理药品委托生产注册批准后,方可正式接受委托。
委托生产的消息令市场为之振奋,5月20日,海正药业开盘即一字涨停,最终报收15.55元/股,总市值186.39亿元。
然而,尽管最早签订了合同,但海正药业似乎并未真正占得先机。时隔8个多月,对于委托生产的进展,2月1日,海正药业内部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我们也在和(君实生物方面)谈,要看什么时候签具体合同”,该人士解释,“药品委托生产还需要一系列前置审批手续”。
官网显示,海正药业始创于1956年,属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一家集研产销全价值链、原料药与制剂一体化、多地域发展的综合性制药企业。海正药业称,公司从化工企业起家,自70年代初进入制药领域,60多年始终坚持发展主业。
2000年,海正药业登陆资本市场时,市值达40.97亿元,而同年10月上市的恒瑞医药,市值仅36.80亿元。
此外,海正药业还曾与美国制药企业辉瑞有过一段合作。2012年,辉瑞看中海正的原料药产业链和现成的生产能力,双方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海正辉瑞,意欲面向中国和全球市场开发、生产和推广品牌仿制药,后者成为当时全球500强企业与中国本土制药企业间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制药项目。凭借海正辉瑞的明星产品特治星的销量,海正药业持续盈利,2014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净利润达3.08亿元。
然而,“蜜月期”不到四年,二者便宣布分手,特治星遭断供。期间,由于部分原料药品种不能进入欧洲市场等多种因素,让海正药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阴影之下。2019年海正药业扭亏为盈,成功规避ST风险,并在2020年、2021年、2022年均保持盈利。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5亿元到5.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4189万元到5311万元,同比增长-8.60%到10.91%。
华海药业同时代工Paxlovid
而华海药业最早是以原料药起家,也是国内首家实现国产药品制剂出海的公司。官网显示,华海药业创立于1989年,在全球拥有40多家分子公司(包括中国、美国、德国等),主要业务覆盖化学药、生物药、医药包装、贸易流通等领域。2003年,华海药业上市,彼时,公司国际市场销售占比即达到89%。
据了解,华海药业是中国首家通过美国FDA制剂质量认证并自主拥有ANDA文号的制药公司,也是首家在美国实现规模化制剂销售的中国制药公司,除了美国,华海药业的大部分原料药及固体制剂产品也已通过澳大利亚、韩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的官方认证。
1月31日,华海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旺实生物就VV116的生产与供应建立合作,协议有效期为十年。公司将作为旺实生物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受托生产和供应创新药VV116的原料药,同时受托生产VV116的制剂。
华海药业强调,本次签订的《产品委托生产及供货协议》涉及的VV116产品,华海药业不享有其所有权,仅作为原料药生产与供应企业以及制剂委托加工生产企业。华海药业对该产品的最终生产量受旺实生物实际订单需求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此外,该协议的签署对公司2023年度及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需视具体项目的推进和实施情况而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华海药业还是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的供应商。2022年8月,华海药业与辉瑞就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签署了《生产与供应主协议》,华海药业将在协议期内(5年)为辉瑞公司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的Paxlovid提供制剂委托生产服务。
对于华海药业为何能受到两家企业的青睐,资深医药行业专家王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华海药业本身就是VV116的原料药供应商,出于原料药运输、保存风险,成本控制考量,君实生物选择华海药业委托生产VV116是顺理成章的,避免“兜圈子”。另外,“辉瑞的Paxlovid也在华海药业委托生产,企业实力和在海外市场的认可度、品牌影响力非常不错,君实生物选择华海药业委托生产VV116,相当于找了华海药业进行品牌背书,有利于VV116开拓海外市场。”王恒称。
华海药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强调,公司能同时符合中国及多个国际主流官方质量体系要求,拥有完备的生产设备体系、质量控制体系、物料控制体系和公用系统控制体系及领先的质量研究平台,具有从原料药到制剂的垂直一体化产业优势,制剂已形成年产两百多亿片固体制剂生产能力,并已通过欧美CGMP(国际药品生产管理标准)认证。
国内抗艾滋药物龙头企业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也是民得维的生产商,据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众号“上海发布”1月29日消息,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受托生产该药物。
天眼查显示,上海迪赛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现用名为上海迪赛诺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迪赛诺”)。据迪赛诺官网介绍,公司成立于1996年,以抗艾滋病药物和抗疟疾药物等应对全球公共健康危机用药为核心发展领域。公司下属有四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上海、江苏、江西拥有五处符合cGMP及EHS要求的药物制剂、原料药、中间体的生产基地。
2月1日,据药融圈消息,迪赛诺已经完成Pre-IPO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金佳泰基、建信股权、人保资本联合领投,兴业国信等跟投。融资资金将用于迪赛诺抗艾滋病原料及制剂的产能扩建,甾体药物、核酸药物原料以及药物CDMO业务等新业务的产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