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昆明以“水城”著称,有“水城”就有“水运”,那是老昆明城的命脉;有“水运”就有“水上人家”,那是老昆明人的谋生方式;有“水城”“水运”和“水上人家”就会有“水景”,这又是老昆明人的精神寄托,还是老昆明人笔下生花的好题材。

古代昆明的“水运”与“水景”


【资料图】

昆明之“水”,首推滇池。滇池烟波浩渺,四围群山环抱,湖光山色,蔚为壮观,被誉为“高原明珠”。“滇海游”自古就是一大快事。滇池边出土2000多年前的青铜器上,就有“滇池竞渡”的形象。宋代大理国时期,贵族们又好泛舟滇池,在官渡饮酒赋诗,称为“停舟烟会”。元明两代,“古渡渔灯”又成为昆明八景之一,清代昆明八景也有“滇池夜月”,为人称道。老昆明人西行,多乘船从草海到碧鸡关,夏秋之时,城中仕女多乘船游湖,笙歌缭绕,时人赞有杭州西湖之美。

论昆明水上风景,元代中庆路儒学提举王升就在《滇池赋》中“登太华之层峰”“指八景之陈踪”但见“一桥横贯日之虹”——这是盘龙江上一景,指盘龙江大德桥(今得胜桥)。写完八景,他又拖出两笔:“千艘蚁聚于云津,万舶峰屯于城垠”,又是“千艘”,又是“万舶”,可见元代昆明湖运、河运之盛,后人据此又凑出二景:一称“云津聚艘”,一称“城垠屯船”。于是就有了元代“昆明十景”。

明初日本诗僧机先为昆明赋诗题景,写了一组《滇阳六景》。其中有“滇池夜月”:滇池有客夜乘舟,渺渺金波接素秋。白月随人相上下,青天在水与沉浮。遥怜谢客沧州趣,更受苏仙赤壁游。坐倚篷窗吟到晓,不知身尚在南州。

写的是滇池月夜泛舟的体味。

清康熙年间,河阳(今澄江)进士赵士麟题有昆明十二景诗,其中“官渡渔灯”“云津夜市”“昆池夜月”“高峣晚舟”都和滇池和盘龙江的船运有关。其中《云津夜市》诗云:盘龙屈曲达云津,列肆分棚夜市陈。灯火参差延贾客,笙歌宛转恼比邻。

写的是夜间泊船云津码头,登岸步入夜市所见。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张士廉作了一套昆明“八景”画,引来不少文人题诗配词,其第一景是“滇池夜月”:览尽昆明胜,登临壮大观,楼台秋瑟瑟,烟水夜漫漫。山转帆千片,波灯月一丸,凭栏思汉武,豪饮酒杯宽。

滇池湖上千帆竞航,可见“湖运”之盛。

第二景是“云津夜市”:云津桥上望,灯火万千家,问夜人沽酒,寻店客系槎。城遥更漏尽,月圆市声哗,破晓阑游兴,疏钟传太华。

元明的夜市繁华延续到了清代。

第六景是“官渡渔灯”:朝泛昆池艇,夜归官渡村,鱼穿杨柳叶,灯隐荻花根。浦远星沈影,江空月吐痕,闲邀邻父饮,篝火醉清罇。

写的是渔家生活。

十景之中,三景涉及“水运”、涉及“水上生活”,可见昆明“水城”风貌。

盘龙江的“江上运输”和“云津竞渡”

盘龙江是昆明城最大的一条河。它从小菜园南下,纵贯城东,经南坝流入滇池,又是最大的入滇河流。对于昆明人来说,盘龙江是一条饮水之河、一条灌溉之河、一条打鱼之河,还是一条航运之河。早年出入昆明的货物运输主要靠马帮驮运。

从滇南、滇西驮运货物到昆明的马帮,为了方便和节省,大多不直接进城,到了滇池边就卸货装船,通过水运进城。最便捷的一条进城通道就是盘龙江。大小船只横渡滇池后,再沿盘龙江而上,到嵩山渡、云津渡卸货,再运到昆明城南、城西。小船还可以再往北走,直到溥润桥(大东门桥)、敷润桥卸货,把货运到昆明城东、城北。反过来,从昆明外运的货物,也可以通过盘龙江下滇池,运到高峣、晋宁、昆阳,再转由陆路的马帮运到滇西、滇西北、滇南、滇西南和滇东南。

早年盘龙江上木船穿梭往来,南城外的双龙桥、得胜桥,小东门外的敷润桥,大东门外的溥润桥,都停满了来往滇池的各种木船,运来滇池周围生产的粮食、水果、蔬菜和木石建材,还有来自滇南、滇西南、滇东南、滇西、滇西北的种种特产,甚至还有来自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夷方货”。早期双龙桥附近的嵩山渡、得胜桥旁的云津渡,更成为商品贸易中心。从元代到明清,“云津夜市”都是昆明一景。滇池的小船可以穿桥过河,把大量农产品和水产品运到昆明大东门外的溥润桥下。途中过桥洞时,只要放倒桅杆,就可以畅行无阻。溥润桥成为粮食集散加工中心,称作“米厂心”,还形成了菜市、猪市和马厂等大牲畜交易市场。直到20世纪中期,还有不少两头尖的“豆角船”满载蔬菜等来往盘龙江上,行到桥下,船夫用撑篙一点桥墩,拨正船身,穿桥而过,十分轻便。

老昆明盘龙江运输船

清末昆明人修建石龙坝电厂,从德国西门子公司订购了发电机组,从滇越铁路运到昆明得胜桥旁的火车站。当时的云南没有公路,更没有汽车,而水轮机、发电机和变压柜重达几十吨,都是钢铁庞然大物。昆明人组成了300人的运输队伍,把设备从火车上卸下,能拆就拆,化大为小,以便运输。小型机件就人背马驮,从陆路直达石龙坝。大型机件则从金碧路用滚木“滚运”到大观楼,再装上大船,进入滇池航线。中型机件“滚运”到得胜桥就装上小船,经盘龙江驶入滇池,与大船会合。这支史无前例的船队缓缓划行,一路逢桥拆桥,船过修复,在昆明人惊诧的眼光中进入滇池,直驶海口,在盘龙江、滇池水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盘龙江上能行船,也能赛船。清康熙年间的《云南府志》就记载,每到端阳节,昆明人“常为龙舟之戏”。到清代的嘉庆年间,每逢端午节,盘龙江上还有龙舟竞渡。船户们把船装饰成龙形,驶进盘龙江,两岸观者如堵,船上敲锣打鼓,化装歌唱,百舸争流,一直划到滇池,号称云津竞渡,民间称划龙船,成为清代昆明一景。清代昆明诗人朱绂有《竹枝词》曰:两岸人声笑不休,满河萧鼓闹龙舟。日斜画舫归何处,撑过西山古渡头。

通过大观河、运粮河进入昆明的帆船

后来为防止有人乘机“滋事”,划龙船被官府禁止。清道光年间《昆明县志》的作者戴炯孙也曾听老人说,嘉庆年间,昆明人曾在盘龙江上赛龙舟,云津竞渡,鼓乐喧天,堪称太平盛事。

运粮河与篆塘码头

清初吴三桂在昆明屯集重兵,所需粮草大多经滇池运来。由于历代不断疏浚滇池出海口,滇池水位下降,草海退缩,原有河道干涸变窄,行船不便,粮草运送困难。1673年,吴三桂重新开挖、疏浚从小西门外到近华浦的十多里旧河道,专为运送粮草入城之用,称“运粮河”。同时在距小西门一里处开水塘、筑码头,因为运粮船到此调头回转,称为“转塘”,后以谐音雅称“篆塘”。码头边则兴建仓库,后称为“仓储里”(在今庆丰街口,大观商业城南)。

此后运粮船可由滇池驶进运粮河,直抵篆塘,近旁有仓库,粮米入仓,十分便捷。一时官商客旅,摇桨而来,扬帆而去,汇聚篆塘,被称为昆明的“巨津大港”(《创建重建大观楼碑记》)。这时,由于滇池水面逐渐退缩,原来水运兴旺的云津码头距滇池越来越远,盘龙江上又架起不少便桥,船只行驶不便,此后由滇池进入昆明,多从草海进入篆塘,主要码头就从云津桥转移到篆塘港来了。

到清末民初,因为滇池水位持续下降,古篆塘逐渐干涸,难以泊船,后被填平建房。1917年另在大观河与玉带河交汇处兴建码头,后又动用工兵扩建,以适应滇池水运需要,称新篆塘。早年停靠这里的大小木船常常有数百只,“桅满篆塘”成为当时昆明一景。1957年,这个“新篆塘”也适应不了航运需要,又于其西790米处再建码头,这又是更新的新篆塘,原来的“新篆塘”就成了“老篆塘”。而今滇池环湖公路运输发达,水运基本停止,一“新”一“老”两个篆塘都变成公园的水池了。

“水上人家”生成的“渔火”和“夜市”

在早年的篆塘河(今大观河)和滇池草海、内海中,每天木船往返,络绎不绝。渔民管驾船叫驶船,水浅则撑篙,水深则划桨,叫做“探船”,而顺风起帆,就叫“起船”了。因为“撑”与“沉”谐音,所以“撑船”是不能说的。不少渔民以船为家,靠水吃水,以“探船”为生,吃的是河里湖里的鱼虾、螺蛳、蚌壳、海菜,又打河水湖水淘米洗菜、烧水做饭、洗衣洗被,长年累月打鱼、吃住在船上,白天捕鱼、运输,风里雨里,生活、劳作。晚上停泊在大小码头,早年昆明“官渡渔火”“大观渔火”和“云津夜市”等著名景致,都是“水上人家”的奇观。清康熙年间举人时亮工有《昆明竹枝词》写道:蓼叶红时鱼更肥,日斜收网晒蓑衣。孙儿拍手忙携去,三市街头换酒归。

早年的篆塘码头 

直到1924年,昆明“船民住户”仍有465户(1921年版《昆明市志》)。这些渔民“一家老小住在船上。渔船一般比运输船小很多,船中间有一个微型的用竹棚支撑起来的船舱,两边完全敞开,这里同时可以是厨房、饭厅和会客厅以及家庭全体成员的卧房。由于生活空间非常狭小,船舱里一切收拾得井井有条,年代久远的舱板经过无数次的搽洗裸露出美丽的木纹”。天气好时,“所有船夫甚至一家老老少少全部出动……船夫们使用长长的竹竿,在船边狭窄的过道来来回回地忙碌着。他们到船头将竹竿插进淤泥般的河道里,然后使出最大的力气,弯腰呈45度,费力地走到船尾。然后抽出竹竿,走到前面再反复这个过程。在这期间,母亲操纵着巨大的木桨,女儿把握着木舵控制着平衡和方向”(戈叔亚《战时老昆明》)。

后来“水上人家”逐渐迁居到岸上,到20世纪50年代初,滇池沿岸有3783个船户,其中纯水户446户,半陆半水户500多户,陆地户2836户。到如今,“滇池渔火”之景只有让后人想象了。

老昆明有儿歌唱道:大鱼窝,小鱼窝,支鱼笼,盖渣草,第二天,再来找。大鱼笼,小鱼笼,天亮了,揭渣草,大鲤鱼,关着了。大鲤鱼,小鲤鱼,背街上,换纹银,买卷糖,带回家,喂老娘。(作者:朱净宇 文图资料:《老昆明旧话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