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北京青年报记者王婧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统筹/林艳张彬

保卫里改造前后对比图

“城市美容师”亚丽

保卫里手绘地图墙

橘子在公园步道上的创作

橘子负责涂鸦的电箱

乡间墙绘作品

青春派职场不拘一格找工作新探索

不久前,小红书发起了一场马路生活节活动。活动中,“花花补丁”发起人罗盛天受到了广泛关注。他用毛毡做成的小花,“修补”街头建筑物的破损和缺角,以一番别出心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开了美化城市的新方式。美术生罗盛天为“城市美容师”这一概念赋予了全新内涵。和罗盛天一样,近年来不少美术生开始主动扛起美化城市这面大旗,为城市修补“残缺”、提亮增色。

创作天地

让城市里不起眼的角落焕发出新生命力

斑驳老旧的墙壁、平平无奇的马路、灰突突的电表箱……在“城市美容师”眼中,目及之处皆是他们的创作天地。他们手中的画笔就像魔法棒,挥舞间使城市里那些不起眼的角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当橘子(化名)在公园步道上用粉笔描摹出大熊猫吃竹子的草图时,散步路过的市民已经忍不住夸赞了,“画得真好!”这时,橘子总会礼貌地回应:“谢谢!”有时,橘子可爱的画风也会吸引来一些小朋友,看到他们瞪大眼睛,仔细打量地面上的画,橘子总会发出“盛情邀请”:“要不要一起画?”

新晋“城市美容师”橘子,正在经历职业生涯中的幸福时刻。虽是美术生出身,但橘子一直在国外从事财务出纳工作,回国之后决定“换换口味”,寻求新的工作机会。偶然刷短视频时,橘子初识了墙绘这个行业,这份工作完全击中了他的核心诉求:“不需要坐班、不用碰电脑,有真真切切的实感,动脑设计的同时也能‘下地干活’,而且拥有充足的时间自由,有活接活,没活四处去玩。”

为了能更胜任这份工作,橘子专门学习了一个月的浮雕绘画。学习过程中,培训学校会为学员提供一些网上订单;学成之后,橘子便带着作品回到福建老家,开始正式接单。到现在,他已经在这行工作了三年。

“美容”项目

电箱、网红餐车上都留下了他们的画作

如今,橘子已承揽过城市中大大小小的“美容”项目。除了公园步道上的涂鸦,路边电箱、集装箱、网红餐车上都留下了他的画作。

对橘子而言,绘画本身并无难度,只是体力上需要多付出一些。特别是7月酷暑、烈日当头,再热也要撑着伞、戴着帽子出门干活。橘子说,想要白天偷懒,全靠夜间工作并不现实,因为夜晚的路灯亮度不够、光线不足,会给调色增加难度。

“墙绘是个体力活,常常要爬高。有时,当你好不容易从脚手架上爬下来,取完工具甚至不想再爬上去。”但橘子对此倒也想得开,他说,自己既然享受了这份工作带来的自由灵活,同样也要接受它的辛苦。

不过,当一切辛苦兑换成喜悦,橘子总会有收获满满的成就感。橘子一直有个习惯,就是在作品还未上色,只有雏形时,就给它们拍照分享到朋友圈。每当这时,朋友圈的点赞、评论,总会戳中他的心窝。“不光是在朋友圈能找到成就感。当和朋友一起出去,路过我画的这些地方时,我也会自豪地跟他们介绍,哪片区域是我画的……逢人就有得说,是我最有价值感的时候。”橘子说。

不同于橘子的涂鸦彩绘,同是美术生出身的罗盛天则是在广州南亭村的许多角落种上了自己做的“羊毛毡小花”。在街头建筑物的破损、缺角处种起破土而出的“小花”,这是广州美术学院的罗盛天给他生活、学习的这座城市奉上的毕业作品。

在城市里种“羊毛毡小花”的创意源于他生活里的灵光一现。“最开始,我就是用毛毡材料‘修旧如旧’,但却发现,想把毛毡调成接近建筑物的色彩很难,而且这样‘低调’的补丁并不容易被人发现。我不愿意只当一个毫无创意的‘修墙工’。”罗盛天在思考如何创新时,想到了一直喜欢种花的爸爸,于是他想,如果自己也在补丁上“种花”,会不会别有一番惊艳?他开始尝试先用黏土把缺角和坑填好,然后用热融胶粘上一层绿色的毛毡“草皮”,最后再将小花粘于其上——第一个“花花补丁”就这样诞生了。

罗盛天发起的“花花补丁”计划,在社交媒体上一经传播,很快就掀起了风潮。“小花侠”(在自己生活的城市角落打上羊毛毡小花补丁的一群人)拿到接力棒,让羊毛毡小花走出了广州,走出国门,盛开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与此同时,这些悄悄探头的“小花”也引来无数网友,像寻宝一样兴致勃勃地满街探索和打卡。

华丽变身

老旧社区经过改造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经“城市美容师”之手改造的街角,一不小心就会变成网红打卡地。保卫里位于湖南衡阳珠晖区苗圃街道,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原先,这里是铁路公司的家属房,经年岁月让小区历经风霜,而今,这里拍照的行人络绎不绝,途经此地的每个人都被浓浓的多巴胺气息所吸引。

在社交平台,搜索关键词“保卫里”,更是铺天盖地的扫街打卡照。许多网友直接化身宣传大使,为保卫里带来一波又一波的人气与知名度。

保卫里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改造项目的总设计者——“街头美容师”亚丽。这是她和工作室成员辛苦一年多的成果。

刚接到政府的保卫里改造项目时,亚丽首先做的是敲定设计方案。过去,她也和政府有过合作,不过做的都是二十四孝等文明创建类的文化墙。这一次,她决心“画点不一样的”。

“保卫里虽然是老街区,但小巷子很漂亮,我们希望融入一些网红元素,吸引更多年轻人来打卡。”亚丽在小区入口处的彩色阶梯处喷上“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春风十里不如悦己”这些热词,又在阶梯旁、电线杆上画上了颗颗红心。

“这次改造的区域是主路进入小区的街道两边,属于多巴胺风格,颜色略为跳跃,这主要也是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我们想用色彩告诉大家,从这条路进来可以到达保卫里。”亚丽说,其实,这次对保卫里路口和街区沿途的改造已经是项目的第三阶段。在此之前,她的工作室已经为包括小区老旧房子墙面、小广场、阶梯和一个通道入口完成了“华丽变身”。

现在的保卫里焕然一新,沿着老街缓步而上,鹅黄色的矮房子连成片,阳光下的木窗棂微微泛红,抬头便能望见蔓出房檐的爬山虎,一切暖意绵绵。

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那些跃然墙上的五彩缤纷的图案和艺术字。每向前几步,就会被“至少要见面上万次”这样的话语轻轻击中。充满年代感的建筑和绚丽多彩的墙壁形成对比,给人带来一种时光交错的浪漫美感。

治愈心灵

用手中的画笔将城市变得靓丽温暖

想做一名出色的“城市美容师”,不仅需要绘画、雕塑、设计等专业的手艺活,更需要内心装满对一座城市的关切与情怀。

“花花补丁”发起人罗盛天说,他喜欢用毛毡补丁“修补”城市建筑的伤痕、美化墙体,也希望通过这些“花花”表达对这座城市和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的人的关怀。成功打造了网红打卡地的亚丽,则希望用手中的画笔让灰暗的城市变得靓丽温暖。她的创意“修补”也时刻体现着对周边居民的关怀与思考。

改造工作始终紧贴居民生活。在美化城市的过程中,亚丽也和周边的邻居们建立起了情感连接。

一位老奶奶主动把自家门面的钥匙留给亚丽,方便她存放保管颜料、滚筒刷等绘画工具。而亚丽和团队也在离开前,抽空帮奶奶的门面涂上了彩色以作答谢。

在社区改造现场,细心的亚丽曾留意到,常有居民坐在路口的几个石墩子上休息。她就想到把墩子画上了笑脸,还自费买来几把彩色小椅子摆在街头,与“笑脸墩子”相配。亚丽说,这些都是方案里没有的内容,但她愿意自掏腰包给社区改造增添一些点睛之笔。

去年国庆,保卫里迎来了第一批拍照打卡的大部队。那段时间,亚丽每天睡前会特别留意社交媒体上网友发布的打卡照片和视频,她甚至会刻意点开一些大V和网红的评论区,在海量留言里找寻大家对于保卫里改造的真实评价。

不少人留言:“欢迎来我苗圃打卡!”“这里就在我家楼前!”“好羡慕住在那里的人”……想要读出这些文字中透露出的欣赏之情并不难,看到墙绘作品被大众认可,亚丽感受到了莫大鼓舞。

亚丽觉得,艺术来源于生活,最后也该走回公共空间,使艺术与居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社会实践

美术系师生下乡提供“墙绘”服务

借助社交媒体的传播,“城市美容师”们个性迸发的墙绘、涂鸦作品圈粉无数,已然成为城市中一道道靓丽的人文风景,这些创意也反向带动了更多的人投入到墙绘创作中。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在城市之外,农村也开始成为“城市美容师”的另一片创作沃土。当乡土气息与艺术元素碰撞、融合,竟别有一番韵味。

这个暑假,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张育宁老师,带着19名00后学生走进张家口市黄家梁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次社会实践为期10天,任务艰巨。

“村书记曾咨询过专业的墙绘设计公司,村里需要画的墙面有上千平方米,至少需要15万元。”张育宁介绍说,黄家梁村是河北师大的定点扶贫村庄之一。这一次,以暑期实践为契机,村委会负责提供食宿,张育宁带着学生们无偿为村里做文化墙绘。

实践项目正式启动前,张育宁曾去村里考察。在她的印象里,村庄整体环境比她预想的整洁:小广场、小公园这样的公共空间不止一个;城市里难得一见的天然泉水汩汩涌出;主干道两侧的砖房墙面全都喷成了白色,即便没有彩绘,也已十分美观。为了追求远观村庄的最佳视觉效果,张育宁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把白云、花草、鸡鸭等乡村景观化为图形,并填上大片鲜亮的颜色,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实践正式开始,19个学生被分成三个小组,各组负责不同的墙面,同时开工。

到黄家梁村做墙绘是学生们第一次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类学习。当墙绘的进度快到自家门前时,村民便会紧张起来,主动向村书记打听:“准备往我家墙上画个啥?”张育宁了解到,村民们其实对这些画在墙上的字画有自己的讲究,“他们既担心我们的画会违背喜庆吉祥的传统风俗,又怕我们画得太前卫、太现代,他们不能接受。”

好在这些都在前期规划设计的考量中,等看到学生们的笔下出现轮廓,蓝天白云土地都有了颜色,两只凤凰开始在绚丽的彩云中振翅起舞时,村民们都会露出一副仰慕的神情,忍不住笑着凑上前去夸赞,“画得真像!”

千平方米的墙绘快大功告成时,围观的村民明显多了起来。他们会在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彩绘前踱步,就像是欣赏一场大型乡村画展,也会一边走一边和乡亲分享自己最喜欢的那面墙画。

还有村民会主动跑来问学生们,能不能再给自家画个福字、花瓶、蝴蝶……张育宁说,这些要求虽不在墙绘范围内,但同学们也都一一帮村民们实现了愿望。

张育宁觉得,这便是完成墙绘任务之外,社会实践的深远意义。美术生除了要具备一身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肩负起美化城市、乡村的责任,“运用自己的力量给当地乡村带来能量、新鲜感和活力,这才是美术工作者驻村的意义”。

据张育宁了解,近几年,毕业生们不再像以前一样,一窝蜂地想进体制内当美术老师,或是想进企业做设计,选择自由灵活就业的年轻人慢慢多了起来。比如,有人开艺术班,从事幼儿美术教育;也有人开墙绘公司,做定制画、定制雕塑……但无论具体从事什么工作,张育宁认为,美术生不光是要不断磨炼自己的专业技能,也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意识,要将美化社会这一“使命”融入到创作中,提高大众的审美标准。

图片/受访者供图、小红书